品種中藥知母
類型知母
等級原種
純度99%
凈度96%
種子發芽率90%
種苗成活率90%
苗高30
水分含量3%
適宜種植地區全國
包裝方式編織袋
包裝規格20KG
儲存方式陰涼干燥
種類種苗
品種來源基地育苗
發芽率90%
包裝方法散裝
生長周期1-2年
用途藥用食用


知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
【概述】知母為較常用,有悠久的應用歷史。多用于外感熱病,高熱煩渴,肺熱燥咳,骨蒸潮熱,內熱消渴,腸燥便秘等癥。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莖。主產于河北易縣、淶源、張北、邢臺,山西五臺、代縣、晉城以及內蒙古,東北三省等處。多為**。
【生長環境】 知母多**于200~1000米的向陽山坡、草原、地邊和雜草叢中。土壤多為褐土及腐殖質壤土。知母適應性很強,喜溫暖、耐干旱,并具有耐寒性。
【種植技術】
1、選地整地:選向陽、排水良好、土質疏松的腐殖質土或沙壤土,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廄肥2000~3000千克、餅肥40~50千克、磷肥30千克,均勻地撒入土內。耕地20厘米深,整平做畦,畦寬130厘米。
2、種植方法:
(1)種子繁殖:知母種子于大暑前后陸續成熟,采收后脫粒去凈雜質,存放于通風干燥處備用。如春播4月份,秋播10~11月,在整好的畦內,按30~35厘米行距開2厘米深的溝,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,然后覆土,整平,稍鎮壓,并澆水。播后保持畦面濕潤,20天左右出苗。每667平方米需種子1~1.5千克。秋播發芽率較高,出苗整齊。
(2)分根繁殖:春栽于解凍后,發芽前;秋栽于地上莖葉枯萎葉黃后進行。在整好的畦內,按行距30~35厘米,株距15~20厘米開穴,穴深7厘米,將刨出的地下根莖剪去殘莖葉及須根,把有芽頭的根莖掰成4~7厘米的小段,每穴放一段,芽頭朝上。栽后覆土,澆水。也可在栽種前灌1次大水,再整地做畦栽種,但畦面不要過濕,以防爛根。每667平方米需種用根莖90千克。
2、知母肉:較毛知母瘦小,長約12厘米,直徑約1厘米。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,無栓皮及毛狀物,但偶有殘留的小片栓皮,有扭曲的縱溝,一側可見多數不規則散在的小形根痕。
http://m.cqhuanqing1.com